
As the United States is facing a larger economic slowdown with increasing chatter about an impending recession, the first signs of the housing-price dam bursting is raising questions around the world over whether governments unwillingness to implement COVID restrictions will pop the housing-bubble brought about by prolonged isolation in much of the world.
美國近兩個月買賣房屋的統計表示市場可能即將泡沫化。
四五月售出房屋數量已經開始降低,是疫情爆發之後的第一次發生。
美股市場跟加密貨幣市場最近也開始大跌,導致不少經濟分析師預測今或明年經濟會開始衰退。
因為俄羅斯侵入烏克蘭所引發的通貨膨脹迅速增加超過7-8%,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提高了基準利率,結果從二月到現在美國房貸平均利息已經漲了2%,導致許多收入較低的家庭買不起房子,侵蝕買房的需求。
疫情爆發之後美國人都受困於家中,因而短期提高住房的需求,住房需求的提高也使得各國房價爆漲。現在美國完全忽略病毒的模式可能會帶來趨勢的逆轉,加劇利息增加的影響。
相關統計也表示迄今房價還沒開始降低,但價格上漲的速度已經開始放緩。
如果美國房市開始泡沫化,主要的問題是台灣的房市會不會也出現同樣的問題。台灣房貸的利息因為政府補助的關係永遠比美國低,但因為今年疫情共存的政策在傷害經濟的影響,政府可能不願出手「支撐」市場。台灣的收入與房價的比率也算超級高,所以如果因為通膨政府決定加息,台灣的問題可能會更嚴重。
但時間還早,如果通膨穩定跟收入提高起來,台灣的結果可能會避免泡沫破裂。
Written by Ari B.
Edited by Eddie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