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nited States’ new Department of Defense (DoD) Arctic Strategy sees developments in the region as increasingly uncertain with “deepening and intensifying problematic strategic trends. The new Arctic strategy takes aim at Russia, China.
by Vera Huang
黃惠華
2019年5月初美國國務卿龐皮歐(Mike Pompeo)參加芬蘭「北極理事會」(Arctic Council)部長會議時強調,「美國北極政策行動係依據2017年國家安全戰略為基礎,聚焦於俄羅斯與中國對北極地區的安全威脅」。隨後,美國防部推出新北極戰略,宣示美國持續強化北極地區影響力之決心。
俄羅斯軍隊在北極地區投射力量,運營世界最大的破冰船隊並建造空軍基地、海港、武器裝備與作戰領域等任務。對此,美國國防部與官員不斷要求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下令擴大美軍在北極的存在。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空軍指揮官歐蕭尼西(Terrence O’Shaughnessy)強調,「美國忽視北極幾十年,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不斷增加,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是美國政策的優先事項」。
美國海岸警衛隊(USCG)司令卡爾舒爾茨(Karl Schultz)表示:「新戰略是國土安全部的一部分,為船艦、戰機與自治系統創造現代化條件,並將美國主權延伸至俄羅斯、中國日益活躍的北極地區。美國希望北極保持一個和平區域,根據明確、透明規則與有共同利益伙伴國家合作」。
美國的北極國家利益
過去冷戰時期,北極是美蘇兩強的的軍事戰略要地,現在北極沿岸各國競爭的是經濟利益,根據美國國家地質調查局(USGS)估計,美國阿拉斯加北極海岸未開採石油約佔整個北極31%。阿拉斯加北部地區蘊藏大量石油、黃金、銅、鐵礦石、煤炭。2017年川普簽署法案,解除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油氣開採禁令,並獲得美國國會通過。外界評估未來北極可能成為世上最大的能源、資源產區及重要交通樞紐,根據2009年出版美國北極政策,將國家利益分為幾類:
1. 軍事戰略利益:陸海戰略性部隊進行戰略威懾、海上作戰、確保航行自由與飛行,為保護國家利益,必要時可以單方面採取行動。
2. 國土安全利益:防止恐怖襲擊或其他犯罪行為,強化美國北極地區的脆弱性。
3. 政治經濟利益:擴大美國經濟存在,同時展示海權能力。美國不僅要能保護專屬經濟區權利,還要能對相鄰水域進行適當控制。確保北極航道航行自由,包括沿俄羅斯所控制的北海航線自由航行。
美國北極戰略強調不僅要能保持單方面行動權利,還要能維持控制合法分界線以外的空間之權力。
龐皮歐參加芬蘭「北極理事會」部長會議時強調,「美國北極政策行動係依據2017年國家安全戰略為基礎,聚焦於俄羅斯與中國對北極地區的安全威脅」。(REUTERS)
2009年美國海軍公布「北極路線圖」,其中包含擴大北極海上作業的五年計劃。目標之一是向武裝部隊提供相關武器及情監偵探測系統:改善海基系統,防止飛彈攻擊美國本土,強化打擊潛艦力量與手段及監測沿海地區等。將科研、軍事結合建立一套完整的戰術組合,監測任何危害美國利益的安全威脅;探索北極地區的其他競爭者能力;分析所有國家與非國家行為者在北極政策中的行動與動機等。
美軍任務維護主權、保護國家邊界與領土,技術更新改善陸海空控制系統,維持航行與飛航安全自由,目前在北極地區約有兩萬五千名軍力,海軍計劃到2020年將其艦隊編隊達到100個單位,包括航空母艦、驅逐艦與巡洋艦等。目前阿拉斯加軍事基地部署至少100個軍用航空兵部隊,美國海岸警衛隊約有大約200架HC-130H救援軍用運輸機。美國位在格陵蘭圖利空軍基地(Thule AB),部署攔截飛彈系統、雷達等設施。美軍主要工作建立一套監測系統,包括傳感器、海洋浮標網絡,無人機與水下機器人載具、漂流站等。為快速取得他國在北極地區活動的偵察資訊,強化海岸警衛隊及海軍軍備,包括為潛艇艦隊配備高科技傳感器海底網絡及人造衛星等組成一個有效的監視網絡。
軍事與基礎設施部分,阿拉斯加克拉倫斯州港口現代化工程打造船艦避風港,免受白令海峽地區惡劣天氣所影響。加速北極深海貨運港口的建設以及美國海軍軍艦與船艦基地建設。在阿拉斯加北部西部海岸,建立海平面觀測系統,使用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等。組織作戰訓練部分,美國武裝部隊指揮部重視訓練特種部隊進行高地作戰,每年至少進行兩次演訓。
加強北約集體安全防衛能力
2018冰島北極地區國家會議討論北極地區安全前景與計劃,參與者一致接受美國在北極地區的計劃,這些國家基本上都是北約成員,唯獨沒邀請俄羅斯。2018年10月北約在俄羅斯邊境附近舉行「2018三叉戟聯合軍演」(Trident Juncture 18),目的在訓練北約成員國迅速動員,協防遭他國攻擊的盟友,本次演習出動約5萬名兵力、1萬輛軍車、250架軍機以及60艘艦艇,還包括一艘美國海軍杜魯門號航空母艦(USS Harry S. Truman CVN-75)。冷戰結束後,美國開始在北極開展軍事活動。近年來,歐洲盟友加入了美國行列,採取了一系列北極戰略,為北極創造防禦條件。
2018年10月北約在俄羅斯邊境附近舉行「2018三叉戟聯合軍演」,目的在訓練北約成員國迅速動員,協防遭他國攻擊的盟友。(EPA)
美國英國海軍長期以來一直在北極地區作戰,其潛艦、潛艇,水下機器人載具(RTC)目標是俄羅斯北方艦隊行動。空中部分,空戰奪制空權是美國傳統戰爭的打法,美國戰略轟炸機巡航飛彈、艦載機、無人機與北約遠程飛機提供強大的戰力組合。2019年4月,美國國防部向波音公司簽發了一份10年價值143億美元的合約,用於升級B-1B, B-52N戰略轟炸機武器系統。未來部署在圖勒空軍基地,對俄羅斯空優、制海權造成一定的威脅。
美國北約在北極活動,間接對俄羅斯產生負面影響,主要是俄羅斯在北極缺乏可靠的盟友。美國與北約國家在政治、軍事、經濟與資訊各個層面協調一致的行動,並且呼籲五個北約成員國(美國、加拿大、挪威、丹麥、冰島)與兩個非北約會員國的北極國家(瑞典、芬蘭)積極參與北極軍事活動。美國一邊強化軍力,一邊利用傳統與公共外交手段鞏固盟國,試圖平衡俄羅斯,避免俄羅斯壟斷北海航線(NSR)稱霸北極。除軍事、外交手段之外,各國研究船,科研行動、各種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也參與北極事務其中。
俄羅斯如何反制美國?
龐皮歐表示,「中國自稱是近北極國家,但中國到北極地區最近也要一千四百五十公里,只有北極國家與非北極國家,不存在第三類國家」。顯然美國對於中國介入北極事務及對俄中「冰上絲綢之路」合作計畫感到憂心。
非北極區域國家參與海洋科學研究,擁有開發資源技術,是成為北極理事會(觀察員地位)的資格門檻,這也是中國、日本等其他非北極國家成為「北極俱樂部」成員認證標準。北極理事會納入非北極國家目的是確保北極可持續發展,特別是解決跨區域問題,因此不可避免地涉及其他國家與國際組織參與。例如,北極與非區域國家透過北極理事會共同制定碳排放協議。
至於中俄北極合作,每個國家可以利用聯盟、合作的方式獲取自己的國家利益,俄羅斯與非北極國家結盟、合作,對俄羅斯來說也很重要,除了中國之外,俄羅斯將北極開發計畫納入歐亞聯盟(EAEU)議程,拉攏歐亞聯盟會員國一起參與北極事務,同時與日本、韓國等國家進行北極合作計畫,不排除利用上海合作組織、歐盟等國際組織合作的可能性。
非北極區域國家參與海洋科學研究,擁有開發資源技術,是成為北極理事會(觀察員地位)的資格門檻,這也是中國、日本等其他非北極國家成為「北極俱樂部」成員認證標準。(維基共享)
北極爆發「混合戰爭」的可能性
至於各界憂心「北極南海化」成為另一個衝突的熱點,美國空軍司令海軍上將福格戈(James G. Foggo)表示:「美國不會允許俄羅斯中國控制北海航道並在北極地區建立統治地位。不排除將該地區變為武裝衝突地區的可能性。」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y Shoygu)指出,「北極地區將成為一系列國家的領土、資源和軍事戰略利益對象,這可能導致該地區爆發衝突的潛在威脅增加」。
實際上,每個北極參與者沒有出現直接使用武力實現國家利益之意圖,沒有所謂宣戰的行動,北極爭端還處於低強度的衝突狀態。觀察當前各國在北極布局行動係為未來30年世界爭奪北極資源預做準備,如萬一北極爆發衝突,最有可能走向「混合戰爭」型態,如何因應國家間互打「混合戰爭」,是未來關注與研究的焦點。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837454?fbclid=IwAR0ctVLpePGje2REpLvKRrim1U3shXr5tFk-b2lW7wfRXZwEWbQe3iNiqrk
With havin so much content do you ever run into any issues of
plagorism or copyright violation? My blog has a lot of unique content I’ve either authored myself or outsourced but it looks like a lot of it is popping it up all over the internet without
my permission. Do you know any solutions to help prevent content
from being ripped off? I’d genuinely appreciat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