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誰是贏家- A Sino-US Trade War and Who else gets hurt?
台灣時間23日,美國總統川普祭出「301調查」大刀揮向中國,對規模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課徵報復性高關稅及投資限制,而中國也立即回應反制, 針對128 項美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 中美貿易開戰原因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中國於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從全球市場中獲取巨大利益,但卻沒有做出任何有助於市場化的改革,反而加強對貿易的控制及設置貿易壁壘,例如:禁止美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除非中國能分享其技術已換取進入中國市場的資格,這種做法不符合WTO成員當初設立的願景,而美國再也無法容忍這種「不公平、互惠」的做法。 再加上,中國是美國最大貿易逆差的來源國,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美國從1985年開始出現6億美元的逆差,統計至2017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金額已高達375億美元。 中國的外匯儲備基本上全部是來自於對美貿易的順差 美國對中國貿易赤字從1985年就已存在,而歷屆美國政府為什麼會允許這麼多年來貿易逆差的發生? 是因為他們需要大量的預算來從事政府、社會福利,而美國預算超額的部份,他們需要賣國債以維持大規模的開支。而美國也表示希望中國政府能購買國債,中國也的確購買大量美國國債,而他們正是用美國貿易順差賺來的錢來大量購買美國國債,美國國債一直被許多國家視為外匯儲備投資中最安全、流動性最高的資產,中國外匯儲備投資中占比最大的就是美國國債,這就是為什麼歷屆美國政府容忍這幾年來的貿易赤字。 貿易戰開打 台灣產業備受衝擊 中美貿易戰開打,台灣的立場會更艱困,中國大陸為台商海外投資及生產重鎮,主要為「台灣接單→中國大陸生產出貨→美國消費」的三角貿易模式。 台灣對中國大陸的出口,大多屬在中國大陸加工後,再出口至美國等工業國家的中間材,以2017 年來看,其中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比重占41%,總金額高達 1,302 億美元,對該市場依存性高,其中又以電子消費、紡織、機械加工及電子零組件產業在陸加工占比較高,所受影響程度較大。若美中貿易關係緊張,致中國大陸出口受挫,則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亦將深受影響,間接衝擊台灣經濟。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以301條款及各種單邊制裁措施來「維護美國利益」,未來如果美國無法縮減對大陸的貿易赤字,貿易戰勢必會越演越烈,被制裁的國家會因進口關稅增加,而造成成本增加。 至於中國是否會讓步,其他國家是否會買單都仍待觀察,但可確定的是,這只是貿易戰的開端,而貿易戰中,沒有贏家。 In the latest step in Trump’s professed aim of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