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提出教育改革的動機?A Step Towards Reducing Generational Inequality in Taiwan

台北市市長柯文哲近日於臉書公開指出,未來三十年,臺灣不可能有三級貧戶當上總統,因為貧富在目前的社會已經世襲。而在這資本主義的社會裡,有兩項東西必須要社會主義,一個是醫療,另一個是教育。臺灣現在已經有健保,醫療平權差不多達到了,但教育平權要努力的空間就很大。 因此,台北市市府為了讓教育能夠平權,決定推動教育E化,提供免費網路資源及E化教室給所有台北市內國小、國中、高中任何願意學習的學生,讓每人都能夠享有學習的機會。 貧富在目前的社會已經世襲 美國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而台灣長期以來是「唯美是從」,資本主義亦稱為自由市場經濟,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財產私有化,也就是說在自由市場的經濟制度下,大家可依照自有財產做最大限度的投資與發展,彼此競爭,競爭優勝者能獲得大量資源並累積財富,此時,這些優勝者,便開始以資源優勢來阻礙其他競爭者,其他競爭者財力無以抗衡,致所有資源到最後會集中在極少數人手中,在最極端的情況下,資本主義會促發嚴重的貧富差距,根據主計總處資料顯示,台灣貧富差距現象的確逐年惡化,家庭可支配所得五等分位家戶差距倍數在2000年從5.55倍大幅增加,到2016年已為6.08倍。 舉例來說像是台灣房地產價格在過去十年來一路飆升,企業為了獲利,選擇炒房而非實體投資,而個人方面,買得起房的人,可以短期買賣或租金方式獲利,而買不起房的人,則需要支付越來越高的居住成本。 資源配置不均 早期的社會,經濟給人希望,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貢獻越多則創造更多報酬促使經濟成長,經濟成長則創造更多工作機會使人民生活水準獲得改善,遊戲規則是公平的。 但現今的社會,經濟與政治體制似乎遭到非法操縱,人民對於經濟體制的信心快速下降,人民開始不再相信他們能擁有公平的成功機會。 當人民開始覺得無法擁有公平機會時,則會尋求新庇護或革命。 台灣過去幾年來看,政黨非藍即綠,台灣的民意也呈現某種藍綠對立的發展趨勢,藍綠政黨為了執政權力長期惡鬥,導致台灣滯留不前,昔日台灣與香港、新加坡、南韓並稱為「亞洲四小龍」如今,無論國內生產總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或國際知名度都位居落後,一個經濟下滑的國家,受苦的永遠都是人民。 台灣屬民主國家,每一次選舉都算是一次小革命,但大多真正能掌權的並非政客,而是背後掌握最多資源的企業家、財團。這些企業家及財團早就已經佈設好各種條件使所有新執政者都會傾向維持既有的資源分配模式。 台灣人民也終於於近幾年來開始打破非藍即綠的限制,讓無藍綠黨籍背景下的柯文哲就任台北市市長,在一就任,就以人民利益及民眾福祉的前提下,進行多次改革,使台北市成為更好的一線城市,但在這階級複製的資本主義社會下,要縮短貧富差距是一項巨大改革且改革之路必定窒礙難行,但執政者若能提供平等的資源及機會給每一位人民,相信在不久將來,我們也都能一步一步慢慢的從資本主義制度所造成的缺陷中生存下來。 柯文哲臉書全文: 未來30年,臺灣不可能有三級貧戶當上總統,因為貧富在目前的社會已經世襲。如果一個小朋友沒有網路、手機、電腦,他根本沒有機會和人競爭,這個局面必須打破。 我常說,即使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裡,有兩項東西要社會主義,一個是醫療,另一的空間就很大。 這就是為什麼要推動教育E化,3年內,我們要讓臺北市所有國小、國中、高中全面建立免費網路、E化教室,每一個學生有平板或其它移動載具 (mobile device)。我們已經把每一科的課程都拍成影片上網(臺北酷課雲),還要繼續精進。將來,每一位孩子只要願意學習,都有載具可以連接網路,透過「酷課雲」自我學習。 未來的世界,知識都在網路上,但如果一個小朋友沒有網路、電腦跟手機,學校又不給他這些東西,他要如何與其他人競爭?所以透過網路建立教育平權,是我們很重要的政策。教育E化計畫,就是要給貧苦的孩子們留下一個翻身的機會。   English Version Taipei Mayor, Ke Wen Zhe, 柯文哲,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On :

中美貿易戰 誰是贏家- A Sino-US Trade War and Who else gets hurt?

台灣時間23日,美國總統川普祭出「301調查」大刀揮向中國,對規模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課徵報復性高關稅及投資限制,而中國也立即回應反制, 針對128 項美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   中美貿易開戰原因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中國於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從全球市場中獲取巨大利益,但卻沒有做出任何有助於市場化的改革,反而加強對貿易的控制及設置貿易壁壘,例如:禁止美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除非中國能分享其技術已換取進入中國市場的資格,這種做法不符合WTO成員當初設立的願景,而美國再也無法容忍這種「不公平、互惠」的做法。 再加上,中國是美國最大貿易逆差的來源國,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美國從1985年開始出現6億美元的逆差,統計至2017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金額已高達375億美元。 中國的外匯儲備基本上全部是來自於對美貿易的順差 美國對中國貿易赤字從1985年就已存在,而歷屆美國政府為什麼會允許這麼多年來貿易逆差的發生? 是因為他們需要大量的預算來從事政府、社會福利,而美國預算超額的部份,他們需要賣國債以維持大規模的開支。而美國也表示希望中國政府能購買國債,中國也的確購買大量美國國債,而他們正是用美國貿易順差賺來的錢來大量購買美國國債,美國國債一直被許多國家視為外匯儲備投資中最安全、流動性最高的資產,中國外匯儲備投資中占比最大的就是美國國債,這就是為什麼歷屆美國政府容忍這幾年來的貿易赤字。 貿易戰開打 台灣產業備受衝擊 中美貿易戰開打,台灣的立場會更艱困,中國大陸為台商海外投資及生產重鎮,主要為「台灣接單→中國大陸生產出貨→美國消費」的三角貿易模式。 台灣對中國大陸的出口,大多屬在中國大陸加工後,再出口至美國等工業國家的中間材,以2017 年來看,其中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比重占41%,總金額高達 1,302 億美元,對該市場依存性高,其中又以電子消費、紡織、機械加工及電子零組件產業在陸加工占比較高,所受影響程度較大。若美中貿易關係緊張,致中國大陸出口受挫,則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亦將深受影響,間接衝擊台灣經濟。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以301條款及各種單邊制裁措施來「維護美國利益」,未來如果美國無法縮減對大陸的貿易赤字,貿易戰勢必會越演越烈,被制裁的國家會因進口關稅增加,而造成成本增加。 至於中國是否會讓步,其他國家是否會買單都仍待觀察,但可確定的是,這只是貿易戰的開端,而貿易戰中,沒有贏家。   In the latest step in Trump’s professed aim of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On :
Category:

美國槍擊案的問題是什麼?What Is the Source of America’s Mass Shooting Problem?

今年美國校園槍擊案頻繁發生﹐2018年至今平均5天就有一起校園槍擊案發生﹐學生紛紛走上街頭,呼籲政府槍枝管制﹐由於美國槍枝已達氾濫且無法控管的程度﹐一向是擁槍權和NRA的支持者的川普在面對輿論的壓力下也下令宣布修法﹐但是在美國要能取得槍枝並不是件很困難的事﹐即使是未成年也可在不合法的店家或者網路取得﹐且家家戶戶都有一把槍﹐槍枝是否還真能有效控管?校園槍擊案是否會減少? 美國發生這麼多起校園槍擊案﹐除了槍枝控管之外﹐政府更需注意校園霸凌。 統計顯示﹐美國中、小學有三分之一的人曾被霸凌﹐每年人數高達一千三百萬﹐就連美國總統歐巴馬幼時也曾是受害者。 美國過去25年中的37起校園槍擊案中﹐有三分之二的攻擊者﹐曾經都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不外乎是關係霸凌、言語霸凌、肢體霸凌、反罷型霸凌及近期最盛行的網路霸凌﹐長期受到霸凌的受害者﹐往往會有自殺或反報應型等極端暴力行為。 霸凌﹐是兒童人格不成熟與教育的問題﹐預防校園霸凌﹐老師是關鍵人物。 老師應當是教導及傳授知識的角色﹐而不是將老師訓練成警察﹐當學生對於同學認知上有偏見及歧視應給予人權、教育﹐使其理解認知的盲點﹐並對於被霸凌者更多關懷﹐避免憾事一次又一次的發生。 川普對於預防校園槍擊案的提議 ◎擴大背景檢查 改善禁買槍枝的資料庫,鼓勵聯邦單位和州政府上傳更多資料。提議在網路和槍枝展覽購槍,也須有背景檢查 ◎年齡限制 將購買槍枝的年齡限制從18歲以上調高到21歲以上 ◎加強校方偵測威脅 立法提供預算,訓練校方處理暴力警訊和匿名線報,加強校園安全 ◎禁止撞火槍托 立法限制販售可讓半自動步槍連發的「撞火槍托 ◎教師攜武 提議訓練部分老師和教職員攜帶隱藏式的槍枝,認為這是保護學生最有效的方法 This year, 2018, has seen an out of control spike in gun attacks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