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lent People” by Anton Chekhov
ONCE upon a time there lived in Moscow a man called Vladimir Semyonitch Liadovsky. He took his degree in the faculty of law at the university and had a post on management board of some railway firm; but if you had asked him what his work was, he would look openly and candidly at you with his large bright eyes through his gold pince-nez glasses, and would answer in a velvety soft, lisping baritone voice…

http://www.online-literature.com/anton_chekhov/1191/

written by Vera Huang

契訶夫〈好人〉一文中,對於抗惡與不抗惡有精彩的辯論,「不抗惡的意思是在道德範圍裡,被稱之為惡的事情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如果人類建立在不抗惡的原則上,會變成什麼樣子?
「大概會消滅,不抗惡會讓犯罪意志得到充分自由。世界大亂,文明也完了。」
主角妹妹認為,「抗惡有種虛偽的味道,…….抵制惡的方法屬於偏見,這樣的偏見根深蒂固,無法正確判斷…。」
〈好人〉一文想要傳達的是,「對惡視而不見或者過分執著都不正確」。

到底,如何正確看待「惡」?如何抗「惡」?

一種惡存在合理,視而不見,置之不理;

一種惡存在不合理,可藉由 道德勸說、處罰,矯正不良行為

一千年前的古人認為,以處罰方式抗惡非最佳的辦法:

《群書治要360》〈賞罰篇〉提到:「有虞氏不賞不罰而民可用,至德也。夏賞而不罰,至教也。殷罰而不賞,至威也。周以賞罰,德衰也。」虞舜不用賞也不用罰,人民都能為他效命,這是由於最高道德感召所致;夏代只用獎賞不用處罰,是最好的教化所致;商代只用處罰不用獎賞,是強大的威勢震懾所致;周代賞罰並重,是因為道德已經衰敗了。

《群書治要360》〈教化篇〉提到:孔子曰:「聖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參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禮齊之。其次以政導民,以刑禁之。化之弗變,導之弗從,傷義敗俗,於是乎用刑矣。」孔子:「聖賢治理教化民眾,一定是刑罰和政令相互配合使用。最好的辦法是用道德來教化民眾,並用禮法加以約束。其次是用政令引導民眾,並用刑罰加以禁止。如果教育之後還不能改變,引導之後還不聽從,以至於違背道義而敗壞風俗,在這種情況下才用刑罰來懲處。」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Lev Tolstoy)認為,世界上有兩種暴力來源:政府與革命者。權力是法院、檢察官、監獄,但這不會減少犯罪分子。違法者已經因違反人類法律而受到懲罰。如果沒有感受到良心的痛苦,以處罰制約犯罪行為就會失去作用。托爾斯泰認為,人們不殺人,不是因為有法院與監獄,而是因為人們仍然彼此相愛與憐憫。革命者知道如何安排一個幸福的社會,因此他們準備將自己的生命與數百萬人的生命來實現自己的理想。國家不怕革命者,知道如何處置這些人。那些不想參與暴力的人,不需要任何東西的人:既不是財富,也不是榮耀,也不是地位。這些人不想參與革命。托爾斯泰呼籲:「不要以暴力回應暴力,不替國家服務,不服兵役,警察,不參加反對國家武裝鬥爭。唯一的出路是道德自救。從你自己開始。教你自己愛你的鄰居,不管你看起來多麼糟糕,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改變世界」。除了在道德上的自我提升,人類不可能提供任何東西,促進相互尊重和寬容。托爾斯泰「不以暴力抗惡」思想核心係基於基督教五原則:「不要生氣、沒有慾望、不要誓言、不要抗拒邪惡、愛你的敵人」。但很多人批評這像是烏托邦主義。

相信大多數人,遇到他人不良行為問題,大都偏向選擇寬容、隱忍,而不直接對抗,認為直接對抗可能會破壞和諧關係,因而選擇寬容與隱忍,維持表面和平,這是一個特殊且普遍現象。一個人出現與正常人不同的偏差行為,可能這類族群本身的道德意識可能較一般人少,自己偏差行為破壞公共秩序造成他人困擾,是一種缺乏教養的展現,也是一種行為暴力。在行為暴力面前,個人力量有限,受害者本應該選擇求助於公權力,交由公權力執行法律強制約束不良的行為,很正常。大家雖然對惡行感到厭惡,選擇以和為貴,算是一種對惡的視而不見,卻也符合托爾斯泰強調”人們仍然彼此相愛與憐憫”的主張。

自己歷經過被暴力行為,感到難過、傷心、憤怒,我向來主張不需要道德勸說,「以暴制暴」解決問題才是最佳策略選擇,每個人不應該對他人暴力無感,甚至視而不見。但這也是一種對惡存有無法原諒的「偏見」,對於人性本「惡」過分執著的不良心態。基督教或者儒釋道三家通常以德來教化人民,使社會達到祥和與和諧之境地,但儒釋道三家並無要求人民不抵抗邪惡與暴力,假設道德勸說策略失敗,證實犯罪者缺乏道德意識,以公權力制惡的策略改變他人不良行為,也算是符合孔子「化之弗變,導之弗從,傷義敗俗,於是乎用刑矣。」說法。另外,「周代賞罰並重,是因為道德已經衰敗了」說法應證人性確實有惡也有善,屬正常現象。只是大家對惡視而不見或者過分執著都不是健康的心態,是一個值得省思的一個課題。

(OS: * 太注重”道德”,惡的距離太遠,恐怕不夠現代,跟不上潮流?)